遇到商標搶注應該怎么辦?
2019-01-10
在申請商標的企業可能會遇到商標搶注的問題,有的企業對于這方面并不是特別的了解,一時間也不知道怎么辦,那到底什么是商標搶注呢?把商標在所有國家都進行注冊肯定是沒有必要的,也不現實的,但企業在國際化的道路上,作為企業知識產權的一部分,企業的商標戰略也必須國際化,同時具有前瞻性。那么商標搶注是什么?商標搶注的應對措施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商標搶注是什么?
商標搶注一詞的含義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商標搶注的對象基本上限于未注冊商標;現階段商標搶注的內涵有了進一步的擴展,將他人已為公眾熟知的商標或馳名商標在非類似商品或服務上申請注冊的行為,也屬于搶注。
第二階段,將他人的創新設計、外觀設計專利、企業名稱和字號、著作權等其他在先權利作為商標申請注冊的行為,也應視為商標搶注。商標搶注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商標搶注是指在原商標所有者之前注冊該商標以獲取經濟利益的競爭行為。
商標搶注的應對措施有哪些?
對國內的商標被國外或其它地區搶注的,被搶注的企業一定要積極應對。首先了解所在國家的相關法律政策,企業應盡快查清楚自己的商標被搶注的實際情況,并盡早考慮在搶注國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準備對搶注商標提出異議。當然,依據國際慣例及絕大多數國家的規定,異議應當是在該搶注商標取得公告以后才能正式提交。即使沒能在異議期內提出異議,這些企業也可在該商標被注冊后,向注冊機構或當地的法院申請救濟(依據各國法律的規定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再通過法律程序最終判定該商標注冊是否有效。
就目前的商標搶注的情形看,以和解的方式來處理商標搶注的行為應當是最為經濟的方式,因為一旦采取司法救濟程序,可能成本會很高,而且也拖延了產品進入市場的時機,最終可能會出現要回了商標以后,市場也丟盡了的不利后果。但最最經濟的方式應當是對商標進行注冊。是不是在任何國家進行產品銷售之前都要對相應的商標進行注冊呢,這也不是絕對,在商標權的取得采取使用在先原則的國家可以考慮采取先銷售后一注冊,但這樣的決定應當是在充分了解相應國的商標法后才可以采取的措施,稍有閃失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還在糾結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的朋友們不妨來看看以上的幾點,不應對肯定是不行的,出現商標搶注之后應該及時處理,積極面對,希望小編說的這些能對你有所幫助。